资讯中心

资讯中心

师泽如光,虽微致远.....今日教师节!祝所有教师节日快乐!

2025-09-10  臻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丢失
“善之本在教,教之本在师”。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风尚源远流长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中国的教师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尊师重道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教师节的由来和习俗丰富多样,不仅承载着对教师的崇高敬意,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价值观。教师节的由来古代的教师节与孔子密切相关。被称为“至圣先师”的孔子,可算作传统意义上的老师。他提出“有教无类”的观点,倡导私学并教导出三千门徒之后,普罗大众才开始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。教师节可以追溯到汉代。在汉、晋时期,每到孔子诞辰日(农历8月27日),皇帝就会率领文武官员去祭拜孔庙,还会请教师们吃饭,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,但教师已开始享受节日休假、会餐等福利待遇了。唐宋时期,国都和各州、府、县在这一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孔子诞辰祭典。此外,国子监、书院以及州、府、县也会选拔成绩突出者为“司业”,报送朝廷,这些“先进教育工作者”可获赏银500两。到了清代,孔子诞辰祭典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,成绩教师在这天会被授予八品职衔,提升为院长、监院、掌教、馆师等。清代许多学者,如颜元、阮元、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时得到的提拔。还要举行拜师仪式,我们来看一下!01.正衣冠据《礼记》记载:“礼义之始,在于正容体,齐颜色,顺辞令。”古人认为:“先正衣冠,后明事理。”因此,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,是首先要上的课。学生要一一站立,由老师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。02.盥洗礼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之下,行盥洗礼,将手放到水盆中洗净。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,然后擦干。洗手的寓意,在于净手净心,去杂存精,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、心无旁骛,表示对拜师的诚意和尊重。03.叩首礼一,拜祖师、拜行业保护神。表示对本行业敬重,表示从业的虔诚,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“保佑”使自己学业有成。二,行拜师礼。一般是师母坐上座,学徒行三叩首之礼,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。04.赠送六礼束脩在行完叩首礼之后,古代的拜师礼之中,学生还需要赠礼,以表心意。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,孔夫子就曾曰“自行束储以上者,吾未尝无诲焉”。意思为拿着肉作为见面礼来拜见,自己也一定会传授知识的,后来就逐渐演变为“六礼束脩”,即行拜师礼时赠与的六种礼物。六礼束脩分别是:1.芹菜(寓意为勤奋好学,业精于勤)2.莲子(莲子心苦,寓意苦心教育)3.红豆(寓意鸿运高照)4.红枣(寓意早早高中)5.桂圆(寓意功德)6.干瘦肉条(以表达心意)05.吉时献茶,先生训示除了向先生敬献礼物之外,学生们还要选择吉时,向先生跪拜献茶,以表自己的敬畏之心。先生则会对学生进行训话,训话内容为宣布门规及赐名,教育徒弟尊祖守规,告诫道德规范,并表达自身对学生的美好希冀等。这一系列的步骤做完,学生们才算真正地完成拜师礼。近代教师节的发展演变自1931年以来,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共有过4种不同日期和性质的教师节。1.“六·六”教师节1931年,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、程其保等联络京、沪教育界人士,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,并发表《教师节宣言》,提出改善教师待遇、保障教师工作、增进教师修养3项目标。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,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。2.“八·二七”教师节教师节——国民党政府1939年决定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,并颁发了《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》,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。专家考证后,将孔子诞辰日换算为西历9月28日,遂又将教师节一并改为9月28日。3.“五·一”教师节1951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,把5月1日国际劳动节作为我国教师节。由于种种原因,教师节实际上并未实行。4.“九·十”教师节为尽快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,进一步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,有关部门征求了叶圣陶等人的意见,叶圣陶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,旨在让学生在新学年伊始感念教师的辛勤付出。在领导关怀和各方共同努力下,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确定,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。

四时俱可喜,好新秋时

2025-08-07  臻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丢失
立秋2025.8.7“云天收夏色,木叶动秋声。”未觉三夏尽,时序已新秋。虽然热浪未歇,暑气蒸腾,但秋的脚步已至门庭。秋来无声,秋韵有形,不经意间,拂面的清风带着丝丝凉意,繁荫浓绿染上了点点金黄,声声蝉鸣诉说着未尽的喧嚣,提醒人们夏天的热烈即将完结,秋天的画卷徐徐铺展,收获的季节就要到了。立秋尚未秋,防暑不可休AUTUMN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节气。公历每年8月7日至9日,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,进入立秋时节。今年8月7日为立秋日,“立”,有开始之意,“秋”,意为禾谷成熟,立秋之后,暑热寒凉交替,阴阳互转,自然界万物随着阳气的下沉而收敛,从繁茂趋向成熟。“烦暑郁未退,凉飙潜已起。”立秋预示着暑去凉来、秋天将至,但这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,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。气象学上认为,一般某地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摄氏度以下,就算是入秋了。而立秋尚处于“三伏天”期间,此时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气温仍然较高,人称“秋老虎”,所以有人说,立秋只是一种“立意”,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进入秋季,正所谓“秋已立,暑难消”。“一叶梧桐一报秋,稻花田里话丰收。”对庄稼人来说,立秋意味着丰收在望。立秋前后,由于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,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,从南方到北方,中稻开花结实,大豆结荚,玉米抽雄吐丝,棉花结铃,甘薯迅速膨大,各种春播、夏播作物逐渐进入成熟阶段。立秋还是许多作物播种的好时机。“立秋栽晚谷”,晚稻可以移栽到田里了;“头伏芝麻二伏豆,晚粟种到立秋后”,晚季小米在立秋之后还可以播种;绿豆、大白菜、大葱、芋头等作物也可以赶在立秋前后抢种。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:一候凉风至,二候白露降,三候寒蝉鸣。立秋时节,早晚的风开始带着几分凉意;因昼夜温差变大,清晨开始有白茫茫的雾气产生;树上的寒蝉鸣叫不停,好像在宣告着暑气的消退。立秋后,虽然暑热一时难消,但是大自然已悄然发生变化,一些地区逐渐进入中午热、早晚凉的阶段。每下一次雨凉,凉意便会更添一分,于是有了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的说法。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,是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、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,也是人体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,因此秋季养生以养收为原则,贵在滋阴敛阳。立秋时节不仅延续了夏天的“热”,而且兼具秋天的“燥”,因此既要注意防暑,也要学会润燥养肺。贴秋膘尚早,润肺去秋燥AUTUMN立秋不仅是重要的节气,还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。立秋与立春、立夏、立冬并称“四立”,是古时“四时八节”之一。立春时有“咬春”,立秋时便有“啃秋”。许多地方讲究在立秋这一天吃西瓜或香瓜,称为“啃秋”。清朝张焘在《津门杂记·岁时风俗》写道:“立秋之时食瓜,曰咬秋,可免腹泻。”立秋时暑热尚未消尽,啃一口西瓜等瓜果,不仅清凉解暑,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舒朗。一种说法是,啃秋表达了人们“啃下酷暑,迎接秋爽”的一种美好祈愿;还有一种说法是,在立秋前后吃西瓜“啃秋”,可以不生秋痱子。不过,民间也有“秋瓜坏肚”的说法,立秋以后,应逐渐减少西瓜等瓜果的食用量,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,以免吃坏肚子。立秋后人体阳气逐渐收敛,而西瓜、甜瓜、黄瓜等瓜果性味多偏寒湿,如果食用过量,容易损伤脾阳,引发胃肠道疾病。立秋这天,民间流行以悬秤称人,将体重与立夏时所称之数对比,以验夏中之肥瘦。在炎热的夏天,人们往往胃口不佳,饭食清淡简单,一段时间下来,体重容易下降。立秋后,天气逐渐转凉,人们通过吃肉的方式来弥补夏天身体的亏损,谓之“贴秋膘”。清代《京都风俗志》记载:“立秋日,人家亦有丰食者,谓之‘贴秋膘’”。从中医养生角度来看,立秋‘贴秋膘’为时过早。立秋时天气依然炎热,暑热之邪容易耗伤正气,导致人体的胃肠功能较弱,此时进食太多肉类反而会增加胃肠道负担,导致胃肠功能紊乱。《黄帝内经》指出,“肺主秋……肺收敛,急食酸以收之,用酸补之,辛泻之”。因此,立秋饮食应遵循“减辛增酸”的原则。酸性食物能收敛肺气,辛味会发散肺气,因此要适当多吃酸性食物,如山楂、橄榄、葡萄、苹果、柚子、石榴等,少吃辛味食物,如葱、姜、蒜、韭菜、辣椒等,保护肺气。同时,秋季燥邪当令,立秋之时,盛夏余热尚未散尽,属于“温燥”,容易耗伤津液,建议通过饮食来滋阴润肺,生津润燥。可适当食用百合、莲藕、银耳等食物,以益胃生津,以升阴气,以养华盖之肺。此外,一些煎炸类食物,刺激性强、辛辣、燥热的食物等,都应尽量少吃,以防加重燥邪伤肺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,避免湿热之气在体内蓄积。

四时俱可喜,好新秋时

2025-08-07  臻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丢失
立秋2025.8.7“云天收夏色,木叶动秋声。”未觉三夏尽,时序已新秋。虽然热浪未歇,暑气蒸腾,但秋的脚步已至门庭。秋来无声,秋韵有形,不经意间,拂面的清风带着丝丝凉意,繁荫浓绿染上了点点金黄,声声蝉鸣诉说着未尽的喧嚣,提醒人们夏天的热烈即将完结,秋天的画卷徐徐铺展,收获的季节就要到了。立秋尚未秋,防暑不可休AUTUMN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节气。公历每年8月7日至9日,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,进入立秋时节。今年8月7日为立秋日,“立”,有开始之意,“秋”,意为禾谷成熟,立秋之后,暑热寒凉交替,阴阳互转,自然界万物随着阳气的下沉而收敛,从繁茂趋向成熟。“烦暑郁未退,凉飙潜已起。”立秋预示着暑去凉来、秋天将至,但这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,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。气象学上认为,一般某地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摄氏度以下,就算是入秋了。而立秋尚处于“三伏天”期间,此时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气温仍然较高,人称“秋老虎”,所以有人说,立秋只是一种“立意”,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进入秋季,正所谓“秋已立,暑难消”。“一叶梧桐一报秋,稻花田里话丰收。”对庄稼人来说,立秋意味着丰收在望。立秋前后,由于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,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,从南方到北方,中稻开花结实,大豆结荚,玉米抽雄吐丝,棉花结铃,甘薯迅速膨大,各种春播、夏播作物逐渐进入成熟阶段。立秋还是许多作物播种的好时机。“立秋栽晚谷”,晚稻可以移栽到田里了;“头伏芝麻二伏豆,晚粟种到立秋后”,晚季小米在立秋之后还可以播种;绿豆、大白菜、大葱、芋头等作物也可以赶在立秋前后抢种。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:一候凉风至,二候白露降,三候寒蝉鸣。立秋时节,早晚的风开始带着几分凉意;因昼夜温差变大,清晨开始有白茫茫的雾气产生;树上的寒蝉鸣叫不停,好像在宣告着暑气的消退。立秋后,虽然暑热一时难消,但是大自然已悄然发生变化,一些地区逐渐进入中午热、早晚凉的阶段。每下一次雨凉,凉意便会更添一分,于是有了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的说法。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,是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、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,也是人体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,因此秋季养生以养收为原则,贵在滋阴敛阳。立秋时节不仅延续了夏天的“热”,而且兼具秋天的“燥”,因此既要注意防暑,也要学会润燥养肺。贴秋膘尚早,润肺去秋燥AUTUMN立秋不仅是重要的节气,还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。立秋与立春、立夏、立冬并称“四立”,是古时“四时八节”之一。立春时有“咬春”,立秋时便有“啃秋”。许多地方讲究在立秋这一天吃西瓜或香瓜,称为“啃秋”。清朝张焘在《津门杂记·岁时风俗》写道:“立秋之时食瓜,曰咬秋,可免腹泻。”立秋时暑热尚未消尽,啃一口西瓜等瓜果,不仅清凉解暑,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舒朗。一种说法是,啃秋表达了人们“啃下酷暑,迎接秋爽”的一种美好祈愿;还有一种说法是,在立秋前后吃西瓜“啃秋”,可以不生秋痱子。不过,民间也有“秋瓜坏肚”的说法,立秋以后,应逐渐减少西瓜等瓜果的食用量,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,以免吃坏肚子。立秋后人体阳气逐渐收敛,而西瓜、甜瓜、黄瓜等瓜果性味多偏寒湿,如果食用过量,容易损伤脾阳,引发胃肠道疾病。立秋这天,民间流行以悬秤称人,将体重与立夏时所称之数对比,以验夏中之肥瘦。在炎热的夏天,人们往往胃口不佳,饭食清淡简单,一段时间下来,体重容易下降。立秋后,天气逐渐转凉,人们通过吃肉的方式来弥补夏天身体的亏损,谓之“贴秋膘”。清代《京都风俗志》记载:“立秋日,人家亦有丰食者,谓之‘贴秋膘’”。从中医养生角度来看,立秋‘贴秋膘’为时过早。立秋时天气依然炎热,暑热之邪容易耗伤正气,导致人体的胃肠功能较弱,此时进食太多肉类反而会增加胃肠道负担,导致胃肠功能紊乱。《黄帝内经》指出,“肺主秋……肺收敛,急食酸以收之,用酸补之,辛泻之”。因此,立秋饮食应遵循“减辛增酸”的原则。酸性食物能收敛肺气,辛味会发散肺气,因此要适当多吃酸性食物,如山楂、橄榄、葡萄、苹果、柚子、石榴等,少吃辛味食物,如葱、姜、蒜、韭菜、辣椒等,保护肺气。同时,秋季燥邪当令,立秋之时,盛夏余热尚未散尽,属于“温燥”,容易耗伤津液,建议通过饮食来滋阴润肺,生津润燥。可适当食用百合、莲藕、银耳等食物,以益胃生津,以升阴气,以养华盖之肺。此外,一些煎炸类食物,刺激性强、辛辣、燥热的食物等,都应尽量少吃,以防加重燥邪伤肺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,避免湿热之气在体内蓄积。

【人民日报】-人生回报率超高的9件事

2025-07-30  臻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丢失
01保证充足的睡眠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。睡得好不好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余三分之二的样子。好好睡觉,看似是细微的改变,收获却不容小觑。生活还是同样的生活,忙碌还是同样的忙碌,但是选择早睡早起,你就抓住了生活的主动权。好好睡觉,也是一种自律。保持充足的睡眠,不仅是维护身体健康的关键,更是美好人生的基石。02每周进行3次运动运动所能带给一个人直观的改变,就是越来越健康,越来越有活力。一个健康的身体,就是我们应对生活的底气。大多数时候,运动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。但每一次的挥汗如雨,都是对自己的塑造;每一次的挑战与超越里,都藏着一个愈发从容自信的自己。运动会像齿轮一样,带动着你生活的许多方面一起越变越好。运动时流下的每一滴汗,都不会辜负未来的你。03每周投入1小时深度阅读如果每天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刷短视频、打游戏,长此以往,会逐渐失去深度思考和学习的能力。越是焦躁的时候,越要提醒自己静下心来看看书。你所读过的每一本书,都会丰富你的灵魂,影响你的思想。腹有诗书的人不会让自己囿于生活的鸡毛蒜皮,也不会困于一时的人生低谷。所有认真读过的书都会融进灵魂,沉淀成智慧。你在读书上花的每一分钟,都能赋予你勇敢前行的力量,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回报予你。04多陪伴家人生活中,有些人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个人成长上,而忽略了身边人,很少花时间陪伴家人。其实,人生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来自家人的的情感支持,正是有了他们的陪伴,我们的生活才更有意义。世界再大,唯有家是港湾。遇见的人再多,唯有家人能常伴你左右。有空就多陪伴家人,别等到来不及才后悔。珍惜家人的付出,把好脾气留给家人,亲的人,应该经常看到我们好的模样。05定期整理房间房间就是人内心的储蓄罐,它越乱、越杂,人就越无法静心。而干净美好的房间映照着你的精气神,你和房间同样明亮、充满生机。定期擦擦洗洗,收纳散乱物品,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,心就静了。扫除杂物的过程,也是更新自己的过程。叠好被子、扫干净地、插一束花.....小改变,大进步,从定期整理房间开始,你的生活也会慢慢好起来。06

@大学毕业生,河南计划招1万人

2025-07-23  臻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丢失
大学毕业生注意啦!7月23日河南四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计划组织企业面向社会招用1万名左右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适度承担政策宣传、政企联络、营商环境观察等工作赶快转发给需要的同学吧!关于“万名大学生助企服务”专项计划招用公告2025年,河南省计划组织企业面向社会招用1万名左右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就业,适度承担政策宣传、政企联络、营商环境观察等工作。一、招用条件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25届毕业生及2023届、2024届未稳定就业的毕业生,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,遵守宪法和法律,具备企业提供岗位所需的必要条件。坚持自愿报名原则。二、招用程序(一)发布公告2025年7月23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、河南省教育厅、河南省财政厅联合发布招用公告。网址: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https://gxt.henan.gov.cn/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https://hrss.henan.gov.cn/河南省教育厅 https://jyt.henan.gov.cn/河南省财政厅 https://czt.henan.gov.cn/各省辖市、济源示范区、航空港区企业2025年计划招用高校毕业生数量见附件1。(二)人员报名本次招用采取线上报名方式,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报名,招满即止。各省辖市、济源示范区、航空港区企业招用岗位查询报名网址及咨询电话见附件2。报名人员应仔细阅读公告及相关附件,了解岗位要求,自行判断是否具备相应条件,避免错报。(三)双向对接本次招用不委托、不指定任何中介机构,由招用企业与报名人员双向自主选择、直接对接。三、相关待遇(一)待遇保障

智能制造时代电气自动化人才的发展前景与机遇

2025-07-09  臻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丢失
在"中国制造2025"战略的推动下,智能制造正以速度重塑传统制造业格局。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,电气自动化领域迎来了人才需求的爆发式增长,同时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行业需求旺盛,人才缺口巨大01根据新行业报告显示,2025年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预计达900万人,而当前人才缺口高达450万。其中,电气自动化工程师、PLC工程师、机器人工程师等技术岗位尤为紧缺。特别是在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制造业发达地区,相关岗位招聘量占全国近三成。从薪资水平看,PLC自动化工程师月薪集中在8-15K区间,年薪约10-18万,较2024年增长2%。具备3-5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薪资更具竞争力,部分掌握工业物联网或AI集成能力的高级人才年薪可达20万以上。复合型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02智能制造对电气自动化人才提出了"技术+管理"的复合型要求。以算法工程师为例,其胜任力模型包括四大维度:专业背景与工作经验等基本特征;定位问题、分析数据等软技能;建模及优化等业务能力;编程语言掌握等数字能力。企业招聘时尤其看重以下能力组合:- 精通PLC编程(西门子、三菱等)、HMI界面开发- 熟悉伺服系统设置及传感器应用- 具备工业通讯和系统集成能力- 掌握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技巧
1234567 共64条 7页,到第 确定